交通智能监管到行业数据采集、从出行分析到公交线路的优化、从施工智能监测到农村网约车,随着交通大数据应用创新,交通数据按照市场引导、价值驱动的方式,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流动,有利于逐步形成新的市场和盈利点,加快交通信息服务的产业化进程。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8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不过,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打地桩、拌水泥,它同样也需要“智能化”促进转型升级。2017年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要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应用。
据统计,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和直辖市都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交通投资计划,投资规模基本都在4000亿元以上,合计投资规模达到5.8万亿元。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表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技术运用非常重要,全国各地都有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入,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改造的大数据应用将极具前景。
大数据解决行业痛点
“大数据”与行业“痛点”相结合,更易孕育出新技术、新模式、新商机。
国家实施“绿色通道”政策,对促进农民增收、稳定农产品价格和改善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境起到促进作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减免费达329.8亿元。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费站通行效率低下、伪装绿通车辆偷逃通行费等问题。
“绿色通道‘空中查验’管理平台”项目就正在尝试解决这些难题。该项目通过绿通车司机专用APP,采集多维度绿通车信息,对绿通车进行“空中查验”,从而提高通行速度,实现异常情况预警,加大对可疑车辆的检查力度。据介绍,目前项目已经在陕西省30个收费站试运营9个月,总共节约工作人员2.13万小时的工作时间,减少人力成本约63.5万元。
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3万公里,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交通网络日益密集,同时催生出许多新的问题。
“2016年,系统稽查出两个伪卡逃费犯罪团伙,他们通过篡改芯片信息让司机‘以近充远’少缴通行费,偷逃费用高达2250万元。利用大数据,我们锁定2000多辆车,抓捕700多名犯罪嫌疑人,大量偷逃费司机主动补缴通行费,至今已追回偷逃费金额3011万元。”在比赛现场,来自云南的项目负责人介绍如何利用大数据自主学习、更新迭代,为不法分子精准画像的真实事件。
这些项目虽不能直接构建商业模式打造盈利点,但对解决行业痛点、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从而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智能交通市场成投资重点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智能交通市场规模414.4亿,增长率达到33.5%,增长速度再创新高。
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大量企业加入这一领域:阿里云为杭州打造ET,用人工智能解决交通拥堵;神州优车力推UTOP平台,通过人工智能优化网约车体验;百度宣布开放“阿波罗计划”,着力搭建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交通运输领域产业链条丰富,是大数据应用广泛、创业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就目前来看,大数据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更多的是集中在城市交通领域。”华为交通大脑首席科学家何均宏表示,城市交通负担日益沉重,城市公共交通的智能化改造仍然是投资重点。
已经在北京投入应用的“微巴”项目以高于普通公交低于出租车的价格,提供“门”到“门”定制公交服务。使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未来几小时内行驶时间预测,实现公共交通优化服务。
“‘微巴’帮助用户在经济型和便捷性之间提供了一个新的平衡点。”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潘海称,“十二五”时期,贵州省交通大数据的云端构建在不断跟进,贵州“智能交通云”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推出了交通·旅游出行服务平台、ETC黔通卡全国联网等便民应用。
除了城市交通市场,贵州华芯集成电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武表示,农村交通市场同样大有可为。决赛唯一的农村客运项目“通村村”为农民乘车难问题和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平台已在贵州雷山县为13万人农村用户提供出行服务,在提高农村物流时效性的同时还能帮助每个司机月收入增加600元。
据了解,今年8月起贵州全省开展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计划投入388亿元,规划实施9.7万公里通组硬化公路建设。预计到2019年,贵州将实现100%村民组通硬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