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行业都在艰难地度过2019年的“寒冬”,大数据风控行业更是如此。
高速增长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行业,经历了自诞生以来的大逆境。经济下行叠加监管重压,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行业发展的红线到底是什么,和确定性——与“套路贷”牵涉公司的接连被查,都成为了行业被踩刹车的核心因素。其中,来自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的冲击甚至远远比实体经济下滑带来的杀伤力要大得多。
随着《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试行办法》细节曝光,去年三季度以来,监管力度持续加强:部分地区监管与警方加大整治力度,多家大数据公司接连被查、暂停业务、一些员工被警方带走配合调查。
重拳之下,揭示的事实是,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在经济大发展的信息时代,整个社会资源的数字化趋势会越发明显,未来数据能够承载的功能也将不断得到拓展,在信息流和数据构筑的全新数字世界面前,只有拥抱大数据,携手时代才能谋得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在近期出席的2019第六届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上就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大数据与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数据已经成为数字时代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成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作为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场景,金融大数据应用成为热点趋势,尤其在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的精准营销、交易欺诈识别和黑产防范等方面的价值更加凸显。事实上,金融领域离不开风控,如果想掌握互联网金融的风控逻辑,就一定要做好数据和风控的结合。
监管之手频出,真的是要一棍子打死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行业吗?
一位监管层人士告诉笔者,实际上监管层并未针对行业发展踩刹车,监管层的态度依然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创新。“目前是由各地方金融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属地管理。从金融监管的角度看,我们是鼓励创新的。”一些高层的发言也不难印证。在近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主办的“2019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国务院参事、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在当今金融科技发展的形势下,大数据可能成为新的竞争热点和焦点,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他特别提到,不排除一些中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人才和资源的限制,会借助第三方和金融科技公司进行联合、联盟,有些金融科技、金融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等可能要外包给第三方,这是一个客观的要求。这也肯定了智能风控和分析决策的厂商的商业价值。
当然,需要看到的是,大数据产业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危害。“套路贷”所引发的个人信用泄露,实际上反应的是各界对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忧。近几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个人信息泄漏、数据权属划分不清晰、数据交易安全第三方监督缺位等等。
但是,在这一新生事物面前,一味打压企业显然并非合理之举。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在法律层面得到界定,例如:哪些数据可以交易、哪些不可以?数据的交易方式是什么?数据的所有权归属谁?如何管理这些数据? 如何应对数据挖掘?以及更重要的,如何认定法律责任,比如因数据挖掘而带来的数据滥用。一个显见的现实是,提供大数据风控工具的公司并未从事“套路贷”,但却因一些合作方不当使用其提供的工具,而被牵连。
从业者不禁问:中国大数据行业及应用行业的创新空间到底在哪里?实际上,数据及隐私保护的问题,是一个世界级难题。需要监管、企业、法律界等等共同研究和探讨,也需要企业去创新、探索、形成从未有过的实践,从而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和法规。“崇尚创新、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等重要特点,决定了注重创新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行业,尤为需要良性循环的创新文化(300336,股吧)。
总体来看,立法应是面对大数据风险的首要一步。虽然国家层面的大数据立法还没有出台,但已现曙光。我国政府已意识到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性,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这是“大数据”连续第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刚刚闭幕的2020央行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工作时提到,将稳步推进征信二代系统上线升级,加强个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和个人隐私保护。
笔者希望并呼吁,在相关法律尚未完善之时,监管能宽容行业“有缺陷、不断完善”的创新突破,切莫因噎废食。
相关阅读: